中新網(wǎng)福建新聞正文

宋忠官祖厝:見證華僑桑梓情深的活化石

  宋忠官祖厝,位于福州高新區(qū)南嶼鎮(zhèn)江口村九石自然村212號,三進院落,始建于清同治年間,后世歷經(jīng)修整。這里是福州著名華僑之家——南嶼鏡江宋氏后裔宋良存、宋良浩、宋忠官兄弟的祖宅。至今,年逾八十的宋忠官先生,每年都會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。

  宋忠官祖厝全景。
宋忠官祖厝全景。

  福州高新區(qū)南嶼鎮(zhèn)江口村九石自然村212號,一座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的院落干凈整潔。這是鏡江宋氏后裔宋良存、宋良浩、宋忠官等兄弟的祖宅。這一家族的后裔,目前大部分生活在中國臺灣、香港,以及印尼、新加坡等。

  宋氏兄弟一家是著名的華僑之家,享有很高的聲譽。他們富裕不忘本,為家鄉(xiāng)的公益事業(yè)和慈善事業(yè)作出巨大貢獻,創(chuàng)下了捐資公益事業(yè)3億多元人民幣的傳奇。三兄弟均因捐資興辦公益事業(yè),被省政府立碑表彰。

  11月20日,福州市歸國華僑聯(lián)合會、福州日報社聯(lián)合推出的《福州僑厝——有福之州·僑厝流芳》走進宋忠官祖厝,帶大家領略它那少為人知的前世今生。

  福州傳統(tǒng)民居印記明顯

  記者采訪時,正巧偶遇回鄉(xiāng)的81歲宋忠官先生以及江口村村干部。宋忠官精神矍鑠、思維清晰,一點都不像年過八十的老者。他說,他每年都會回鄉(xiāng)住一段時間,雖然在村里有新房子,但總要在老宅住上幾天。

  記者看到,宋忠官祖厝占地約2000平方米,三進院落,為清晚期建筑風格,坐北向南,合院式布局,穿斗木構架,石面地板,灰色的瓦片,本地特色的雀尾正脊;院落內(nèi)配有古井,種植著香樟等本地樹種,體現(xiàn)著福州傳統(tǒng)民居的印記。

  宋忠官祖厝建筑木構件有花鳥神獸、人物剪影等不同風格的裝飾雕刻,反映了當時閩侯地區(qū)工匠的雕刻風格,展示了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和手工藝技巧,對于研究地方建筑藝術史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。

  作為名人故居,它的存在不僅反映了當?shù)厝说纳罘绞胶蛯徝烙^念,還承載了豐富的地方歷史和民俗風情,是研究那個時代社會、政治和文化狀況的寶貴資源。

  古厝帶來“七星伴月”福氣

  帶著記者在祖宅內(nèi)參觀,宋忠官感慨良多。這處宅子大約是160年前由他曾祖建成的。他父母育有七兒一女,都在這里出生成長。七兒一女,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有著吉祥的“七星伴月”說法。他覺得這是很難得的,也是這個宅子給他們家庭帶來的福氣。

  和哥哥姐姐們相比,宋忠官是在祖宅生活最久的人,其他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去中國臺灣及印尼發(fā)展了,而宋忠官受父母和哥哥姐姐所托,留在家里照顧年邁的奶奶,直到1967年奶奶去世。由于歷史原因,宋忠官直到1978年4月22日才獲批離開內(nèi)地,到香港開始商業(yè)生涯。

  彼時的香港,處于機遇和挑戰(zhàn)并存的時代。勤勉睿智的宋忠官很快抓住商機,于1981年在港開辦了“互益有限公司”,專營紡織染整業(yè)務。在他的精心呵護下,公司一路發(fā)展壯大,成為集團企業(yè),并在香港主板上市,成為旗下?lián)碛袉T工2.6萬余人,擁有10多家子公司的國際認可的行業(yè)巨頭。

  2011年9月30日,宋忠官辭去了香港互益集團主席的職務。至此,這位紡織業(yè)的元老卸下了壓在肩頭整整30年的重擔,離開瞬息萬變的商戰(zhàn)一線,這也讓他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  宋氏兄弟盡心回報桑梓

  村黨委書記宋楚彪告訴記者,江口村是千年古村,村里80%以上的人姓宋,乃唐朝“四大名相”之一宋璟的后裔。

  江口村紡織業(yè)興盛。據(jù)《閩侯縣志》記載,清朝時期便有人到臺灣,進行紡織品貿(mào)易。時至今日,江口村依然有數(shù)十家紡織廠。

  出生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宋良存、宋良浩便是紡織業(yè)大軍中的一員。1949年前,兩兄弟隨父親赴臺謀生,從事紡織事業(yè)。他們的紡織事業(yè)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興旺。后來,哥哥宋良存留在臺灣,成為臺灣紡織業(yè)巨子,晚年僑居印尼。弟弟宋良浩的事業(yè)則擴大到新加坡。后來,宋良浩移居印尼,成了“印尼紡織大王”。

  多年來,宋氏兄弟慷慨解囊回報桑梓,捐建了學校、醫(yī)院、道路、公園、老人院、宗祠、水庫等,捐助的行業(yè)涵蓋文教、衛(wèi)生、生產(chǎn)生活設施及其他社會事業(yè),因為成績顯著,宋良存、宋良浩、宋忠官三兄弟均獲省政府立碑表彰。

  花300多萬元修繕祖宅

  退休后,宋忠官每年都有一半時間在江口村居住,他說:“我是家里幾個兄弟中在家鄉(xiāng)生活時間最長的,老家有許多的親朋好友,還有童年一起長大的小伙伴,回到家鄉(xiāng)很溫暖,南嶼鎮(zhèn)江口村是我最想生活的地方。”雖然在村里有新房子,但他每次回來都要在祖宅住幾天。

  宋忠官告訴記者,他這次回來是為了給學校孩子頒發(fā)獎學金,還要參加同學會。當年一個班40多人,如今離世的同學近一半,還在世的同學依然會定期聚會,感情很好。

  七八年前,宋忠官花了300多萬元將祖宅按照原樣仔細修繕一遍。記者看到,古厝古色古香,沒有破舊感,兩棵百年老樹也是枝繁葉茂。在中堂,也如當年的模樣,墻上“行仁義事,存忠孝心”的對聯(lián),以及兩側(cè)的對聯(lián),都熠熠生輝。

  “按照原樣定做,但比原來的厚”,宋忠官特別提到屋頂瓦片的修復,幾乎都換了一遍。僅定做瓦片都花了幾個月,現(xiàn)在屋頂堅固得能走人,用50年肯定沒問題。

  舊宅修復后,當時宋忠官年近90歲的叔叔從海外回來,看到祖宅修繕得如此之好,駐足良久,把宋忠官好好夸贊了一番。

  村干部表示,宋忠官的祖宅,應該算是村里十幾座古厝中保存最好的,也是華僑愛國愛鄉(xiāng)、回報桑梓的活化石。(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洪見文 陳少君 汪煒娜 文/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