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專家談《臺港文學選刊》: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的“精神家園”

  中新網福州1月3日電 題:專家談《臺港文學選刊》: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的“精神家園”

  作者葉秋云

  “《臺港文學選刊》,是海外華文文學作家的‘精神家園’,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文獻價值!3日,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詮林在談及《臺港文學選刊》時,如是感慨道。

圖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詮林在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四十周年座談會上談感想。福建省文聯 供圖
圖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詮林在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四十周年座談會上談感想。福建省文聯 供圖

  《臺港文學選刊》是大陸首家專門介紹臺灣、香港、澳門及海外華文作家作品的文學期刊,創(chuàng)辦于1984年9月。

  翻閱《臺港文學選刊》,來自四川、福建、臺灣、香港等地區(qū)以及新加坡、加拿大等國家的華文短篇小說、微篇小說、散文隨筆、詩詞等作品,如繁花綻放于紙上。伴著縷縷淡雅書香,這本刊物已走過了40年歷程。

  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之時,正值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監(jiān)事長戴冠青大學畢業(yè)。她說,“我就是從這里認識了許多臺灣、香港等地及海外的華文作家,例如余光中、席慕蓉、白先勇、陳若曦等!

  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不僅為讀者打開了新視野,更是推動海內外華文文學溝通交流的橋梁。戴冠青直言,正是這本刊物無形中影響了她,促使她走上了研究海外華文文學的道路。直到現在,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仍然在為像她一樣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者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。

  40多年來,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以“瞭望臺港社會的文學窗口,聯系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”為辦刊宗旨,先后刊載了2400多名臺灣、香港、澳門等地區(qū)及海外華文作家的6200余萬字作品,最高發(fā)行量達每期40余萬冊。

  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專家蕭成向記者講述了她在阿根廷、埃及等國家的機場看到《臺港文學選刊》時的心情。她說,這本刊物最初是為了加強與臺灣、香港地區(qū)的聯系而創(chuàng)辦,后來影響力拓展至東南亞國家,現在可以說是影響到了全世界。

  曾經,馬來西亞華文作家朵拉在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上看到戴冠青對其微型小說的評論,感到非常開心。進而以此契機,朵拉不僅認識了《臺港文學選刊》,還經;氐阶婕厝葸M行文學交流。

  戴冠青認為,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使得海外華文作家關注到家鄉(xiāng)的變化,并促使他們回到祖籍地進行文化交流。

  然而,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發(fā)展,紙質書刊愈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在2024年12月30日舉行的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四十周年座談會上,《臺港文學選刊》主編練建安說,“目前,這本刊物的年發(fā)行量大約在2萬冊左右,而網上閱讀量則大幅增加。與我們長期合作的‘龍源期刊網’‘博看網’等網站,還將我們評為最佳合作伙伴。”

圖為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四十周年座談會現場。福建省文聯 供圖
圖為《臺港文學選刊》創(chuàng)刊四十周年座談會現場。福建省文聯 供圖

  在福建省文聯主席陸開錦看來,刊物要適應這個時代,要想辦法處理好延展性的問題!安还茉趺凑f,文學不會消亡,因為我們需要文學。文學是一只不死鳥!(完)